close
地球上的環境非常多樣,
在談到生態系時,常常就會開始討論環境間生物的關係,
生物基本上,依能量的獲得方式,
區分成,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三種。
生物跟生物之間的食性關係,則會形成食物鏈,
所有的食物鏈組合,會連結成一個食物網,
這就是我們在介紹生物間關係的出發點。
食物鏈( food-chains )與食物網( food-cycle )一詞,
出自 Charles Elton 所著的 Animal Ecology (1927)一書。
There are,in fact, chains of animals linked together by food, and all dependent in the long run upon plants. We refer to these as " food-chains," and to all the food-chains in a community as the food-cycle.
也就是在一開始的定義中,
是依照食性關係,來確認在食物鏈上的位子,
而所有的能量來源,都來自於植物(生產者)。
在教授食物網的地方,很多人也常出現一個問題,
到底分解者,算不算食物網的一部分?
其實這本書內多少有提到一點,
就用這本書裡面的圖當例子。
這是 Charles Elton 所繪,位處於挪威偏僻的 Spitsbergen群島,
一個叫Bear Island的小島,島上的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網的圖。
如果有看到左上方的生物bacteria,
念生物的對他應該不會陌生,就是細菌,
也就是我們要討論的分解者,
食物的來源呢?就是Dung(糞)。
食物鏈與食物網是在討論一個食性的形容方式,
照 Charles Elton的觀念,細菌是吃(分解)大便的。
細菌的下面mineral salts是礦物鹽,已經不是生物了,
所以食物鏈會停止在這邊。
圖中的右邊中間也有出現一次Dung,而吃的生物是北極狐,
也就是北極狐也會藉著北極熊的糞便來獲得能量。
這也在一次了強調,食物鏈與食物網式食性的關係
所以由這邊可以推論,Charles Elton是 認同細菌藉由大便來獲得能量的。
所以也屬於食物鏈的一部分。
ps...如果有注意到,在圖中,北極狐是最終消費者。
我們再來看一段,
It is sufficient to bear in mind that animals have to depend ultimately upon plants for their supplies of energy, since plants alone are able to turn raw sunlight and chemicals into a form edible to animals.
文中也提到了,不管動物是怎麼獲得食物或怎麼吃的,
最終的能量來源,還是利用太陽能和化學能產生能量的植物。
也就是食物鏈的來源是植物。
另一段文字,
The herbivores are usually preyed upon by carnivores, which get the energy of the sunlight at third-hand, and these again may be preyed upon by other carnivores, and so on, until we reach an animal which has no enemies, and which forms, as it were, a terminus on this food cycle.
直到我們到達的動物,沒有敵人,形成了模式,就到達食物網的終點。
所以總和了上面幾個證據,
1.細菌可算在食物鏈中,並分解大便
2.北極狐(動物)可以是最終消費者
3.所有能量來源是植物(生產者)
我們可以得到這些結論,
1.食物鏈的出發點是植物
2.最高消費者在食物鏈的最尾端
3.分解者以分解觀點,也可算在食物鏈的最尾端
所以,我想應該不用在爭論食物網中是否有分解者了,
祝各位教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