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1  

 

 

 

 

 

不是我愛講課綱委員,
當課綱委員到處演講,課本沒有、課綱沒有、會考不考,
結果隔年的會考馬上就會考出來了。
 
 

電流的熱效應:電流通過電阻時候講電能轉換成熱能的現象,稱為電流的熱效應。


內容可以看16:40~21:30左右,開頭幫你們拉好了。
影片請點此:點我
(註:除了影片講過外,也有老師反應研習也聽到課綱委員再強調這個。)


影片說講了,一看就知道九下第一張,
P=IV=I平方R,V平方/R還有加上歐姆定律,這是老師教到這邊會講到的東西,很正常,
但是只考什麼?




105年考第49題


011    





結果課綱委員就說:

------------------------------------
課綱有講到這個嗎,只提到這個
Kc-IV-8 電流通過帶有電阻物體時,能量會以發熱的形式逸散。

可以比較題目跟課綱這兩個差距有多大。

可是一定有人會講,會考會考阿!

電流熱效應只考過這個(上面題目)。
那哪裡有使用到P=IV,I平方R,V平方/R,
五年內一定要用到這個公式的,考過幾題,兩題。

那課本有寫嗎?
其實有這個公式,有沒有變成三個電阻四種串連並連的方式,問所有電阻的發熱情況,
你會不會教,會歐,其實我也會教,
但是我會放在很後面很後面,順便一提我教的是資優班,
或許我會教,甚至我不見得會教這個。

那今天如果會考不考、課本沒有、課綱沒有,老師堅持要教,而且你知道教下去的結果,
班上有多少比例的小孩可以聽得懂,如果這個東西教下去,只有1/10的人會,其他掛掉,
那1/10是因為他們有去補習,你不覺得你需要找到一個很強大的理由去支持這件事情。

如果老師堅持要教這個,老師應該有很好的理由,
我希望大家在各個單元要想想這件事情,CP值很低。

---------------------------------
 

以下是我說的:

一、課綱委員說連他都不太教的有沒有考過?

我們看看課綱老師說的,
他教資優班都不見得會教,搞不好還不教的東西,
會考有沒有考出來,有!

三個電阻串聯並聯的方式,
104年就考了,就是他說的五年內的題目

 

011    


有沒有三個電阻串連並聯的方式,有!
有沒有用到電功率,也有!
就是課綱委員說他連資優班都不太教的東西,
他舉105年的題目當例子,結果明明去年104年就有考,
還希望大家教這個要好好想想需不需要教這個的問題,
因為連他自己有時都沒在教。

這樣才剛考過,還叫大家教這個的時候,
要思考浪不浪費時間的問題?
感覺有點奇怪。 
 

 

 

二、課綱委員說課綱沒有、課本沒有、
[會考不會考]的東西,今年106年有沒有考?



有,今年106年的46題

011  


有沒有電組串並聯,有!
有沒有使用到電功率,有!


然後2016年在許多研習跟老師們講,課綱沒有、課本沒有、[會考不會考]的東西,
恩恩,非常好,今年2017又考了,
我不知道聽的老師是不是有真的聽進去,因為是課綱委員親自講的,
可信度非常高,搞不好真的都特別不提了,因為連資優班都不太講阿。


結果全國答對率多少?23%。
比全國都亂猜機率1/4還低。
  
 
  


三、拿清朝的劍砍明朝的官
 
今年106年,使用的是97課綱,

97課綱關於電流熱效應的句子是
[2-4-5-8探討電磁作用中電流的熱效應、磁效應。]

但課綱委員使用的句子,超有趣,是108課綱
[Kc-IV-8 電流通過帶有電阻物體時,能量會以發熱的形式逸散。]
 
阿請問,今年是使用108課綱嗎?那不是兩年後的東西?
為什麼拿新課綱內容來說舊課綱考題不考?
重點是,還考了ㄟ。

011  


   
 
 
 
 
 
每次我要講這些東西,我就會得罪人,
偏偏我講的都是實話, 
然後這些人就會討厭我,
因為我揭開他們亂搞的祕密,

但是他們是課綱委員阿,公信力很高,可以這樣亂講?
可以這樣用課綱委員身分開始預估題目怎麼出?
可以這樣用強調這樣才是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所以這不會考?
可是就是考了阿。 
 
 

 

所以雖然不好意思可能有人被標題騙進來了,
只是要跟你們說,根據我兩邊,
也就是出考題的心測中心跟課綱委員打交道的結果,

其實心測中心出考題的時候,是不會管課綱委員當初怎麼想啦,
他們只出他們認為的所謂課綱想考的東西,
不是課綱委員認為的課綱該考的東西,我親口問出來的。
 
不過雖然我很愛罵這種負責全國教育的重責大任份子,
但編課綱還是很辛苦,要誇獎他們,
只是希望他們講東西要有憑有據,不然會害到一堆人,
因為大家會相信他們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蘭 的頭像
    米蘭

    米蘭老師的生物日記一個致力於改變教育界的教育觀察家。

    米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