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
林子弘 一個人?那班級數想必是很少。其實我很羨慕您這樣啊,一 切的課程規劃和執行都一個人說了算。(笑)
高中國文如果沒開選修是一週四節,以一學期15課課文來 算,每次段考5~6週就要上完5課,外加補充教材,您大 概想也知道為什麼會上不完。我們學校是期初科內教學研究 會就會先討論哪幾課讓學生自己讀,哪幾課是教師該較細教 讓學生精讀。至於進度如何和到最後是否能都上完,就看每 位老師的各人授課狀況了。
我個人是先上比較需要講解的文言文,(畢竟敝校也是社區 型高中,學生素質沒好到可以叫他們文言文自己唸)上不完 的白話文就先讓學生回家自己讀過,再花一節課時間簡單略 述重點和進行討論。但是如果該次段考範圍內有我認為比較 重要或值得細講的的白話文,(像是這次的段考範圍裡有簡 媜,我覺得她的抒情散文是很值得向高中生詳細分析所用的 技巧等等的)那就會預先留好時間去細講了。但是相對的, 一定也會排擠到其他的課文教學。(於是我項脊軒志總共只 用了兩節課就上完)
-
林子弘 對了,如果還打算再使用別的補充教材,例如成語典、文學 史、古典詩文名作xxx首、現代詩文賞析......等 東西的話,那麼沒時間去上是必然的,但是進度總是要先排 好,然後想出個方法盯著學生一起把進度帶上,至少至少考 試+檢討考卷得要有,或是像敝校本年段一樣把文學史書裡 的各單元直接弄好對應六冊課本作者的每次段考範圍各章節 分配,納入段考範圍。不然訂了書卻只有叫學生自己用,那 真的會只是浪費學生的買書錢而已。
-
-
李啟嘉 前面子弘說的倒是,我這學期上語體文上得細,像夢溪筆談 選、病梅館記,我都是兩節多就上完,小考也要併兩課一起 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